眼睛是灵魂之窗,如有「斗鸡眼」除影响外观外,更可引起视力以至情绪等问题。有眼科专科医生表示,年幼孩童如有斗鸡眼,会严重影响眼部立体感的发育,如忽略可致弱视。有中医师则称,斗鸡眼或会影响儿童的社交和自信心,必须正视。
伍立祺医生
眼科专科医生伍立祺表示,斗鸡眼是指内斜视,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。先天斗鸡眼一般于半岁前就已出现,会影响儿童的视力发展,必须及早做手术矫正。至于后天斗鸡眼则有很多原因,儿童较常见是由深远视引起。而脑部疾病,例如第6条神经线受压,也会引起斗鸡眼,该类斗鸡眼患者,更很多时会出现重影情况。
两眼对焦不一 影响立体感
除了真斗鸡眼,伍医生称,还有一种叫假斗鸡眼,「意思即是小朋友眼珠位置正常,但因眼睛之间的鼻樑位置较扁平,造成假斜视的错觉。假内斜视容易出现在婴幼儿身上,不过随着宝宝长大,鼻樑长高,眼角内侧的皮肤收窄并靠向鼻樑,外观上斜视的错觉便会慢慢消失。」
他续称,当小孩出现斗鸡眼,因两只眼的对焦位置不一样,将严重影响立体感的发育。另外,亦因两只眼的对焦位置不一,大脑于视力发育期间或会「放弃」其中一只眼的影像,令该眼变成弱视眼,后果严重。
中医许佩珍
澄明堂中医眼科中心注册中医师许佩珍则表示,有报告指美国儿童患有内斜视的比例约为3至4%,香港也同样常见;而一般人所说的斗鸡眼是指眼位明显向内眼角转移,可以是自主控制肌肉内收而做出的动作,也可以指病眼中向内斜视的一种。
情况严重 或要动手术矫正
她称,中医会将眼珠偏斜称为「目偏视」,其中幼儿出现的内斜视称为「小儿通睛」;因神经麻痹引起的斜视叫「神珠将反」;如斜视角度大,黑眼珠近乎不见为「瞳神反背」;眼珠向下偏斜则为「坠睛」;另外,因眼眶肿瘤或甲亢眼突的称为「鹘眼凝睛」;而中风后遗亦可引起目偏视的情况。
如果是深远视导致斗鸡眼,戴眼镜或已可解决问题。(iStock)
在治疗方面,伍医生表示,如果只是深远视导致的斗鸡眼,很多时戴眼镜已可解决,但若是由其他原因引起,就要尽早做手术。而当中如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斗鸡眼,更要转介脑神经科医生尽早找出病因。
许医师亦指出,内斜视对眼睛最大的影响,就是会导致患眼发育不良,形成弱视、立体感丧失,容易跌倒碰撞,「除影响日常活动外,还有机会因外观影响社交及自信心,为患者带来心理压力。」
她续说,现代一般可透过佩戴镜片矫正,同时也可配合中药及针灸治疗;但如内斜幅度大、又恒常出现则建议考虑接受手术矫正。而一般因先天性引起的斗鸡眼不能预防,但可注意安全,避免因外伤而引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