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金融市场打滚多年,见尽不少投资者的赚蚀个案,当中投资严重亏损的大多数均涉及没有做好风险管理所引致。在长跑界也一样,眼见身边有些跑友的严重伤患个案也是像投资一样,没有做好风险管理。
投资者在投资之前,往往只是一面倒向好的赚钱的看,这个投资产品这一个行情,可以带给自己多少利润,往往就忽略了这个投资产品及行情背后的风险,继而当风险出现才盘算怎样应对,结果在阵脚大乱下招致焦头烂额。
我经常和学生们分享《孙子兵法》里教导,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(当然百战不殆带点夸张),但要知彼知己却是铁一般的事实,不认清相关的风险便贸然听了山埃贴士投资的,多数没有好结果。
跑马拉松这个强度运动亦一样,跑马拉松是挑战人体极限的运动,所以一定要听从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指导。跑马拉松确实对身心灵健康有莫大好处。另一方面,更加要清楚知道跑马拉松有甚么所谓「风险」存在?尤其是乱跑一通的新手,风险更加高。
正如我初学跑马拉松的时候,先母因经常听到不少跑步猝死的个案,故反对我跑马拉松,不过我仍然有信心应付这一个挑战。因为在 2004年的马拉松训练班中认识了教练冯华添先生,一开始他便提醒了我们很多要注意的地方,从而避免了很多「风险」,例如怎样会令心脏不好,练习时冲落斜路怎样会令膝盖出问题,又或者出了问题又怎样解决,令到我们这一大班学生可以尽避免伤患下长跑长有。
现在坊间跑友们,一就是喜欢做时间破自己的纪录(PB)为目标;二就是喜欢追求跑马的数量为目标,数量愈多要有满足感。但两者可以混合吗?我个人认为不要这样做,因为如果又跑得密又想每个比赛PB的话,那便很高风险了。所以我以往,每年间只会选一两个比赛来做PB,其他的都是玩乐性质,以完成为目标。奉劝大家跑友们,留得双脚在,那怕无得跑!
笔者在2006年首尔马拉松,2009年柏林马拉松及2011年大阪马拉松均成功PB,但之后却有伤患困扰。
(图片由作者提供)
2006年首尔马拉松,PB:4小时04分。
(图片由作者提供)
2009年柏林马拉松,PB:3小时59分。
(图片由作者提供)
2011年大阪马拉松,PB:3小时58分(左二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