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多岁的Emily于中学时期十分喜欢运动,跑步行山样样皆能,但亦可能因时常出汗,以致身体经常生疮。起初不以为意,但久而久之,胸口生疮位置慢慢形成大小不一的红色粒粒,怎样按压也不能清除,之后粒粒愈生愈大,近来更变成一块块硬身的红肿。除了外观问题令爱美的Emily 非常苦恼外,甚至还出现痕痒疼痛等情况。最后被诊断为「肉芽」。
皮肤受伤或发炎后会自行癒合,伤口愈深愈容易留下疤痕,但部分伤口过多纤维,生长时会令疤痕凸出皮肤表面,形成出芽,或称「蟹足肿」。影响外观之余,亦可能有痕痒、疼痛等不适情况出现。出现肉芽与否视乎多种因素,如有些患者本身皮肤自身有较大生肉芽的倾向。另外,伤口位置如胸口、上背、颚线、肩膀和耳朵等也较多出现此问题。伤口较深层、当时处理不当或之后受感染等,均可以增加肉芽风险。
治疗方法视乎肉芽大小、位置、病人意愿等等。外用或病灶内注射类固醇等较为常用,但注射时也会令皮肤不适,一般均需要多次治疗才有较好效果。冷冻治疗可用于局部凸起较多的肉芽,但治疗亦会有痛感,亦常需要多次治疗。而手术切除的风险,包括新疤痕变得比旧疤痕更大,所以患者需要有充足心理準备,医生亦可考虑不同方法减低复发风险。不管採用哪一种治疗方法,肉芽治疗后即使可以变得平复,亦常有些色素变化,可考虑以激光帮助淡色。
如知道自己皮肤较易出肉芽的话,应避免不必要手术,以减低出现新肉芽风险。皮肤出现暗疮等常见皮肤病也不应掉以轻心,及早治疗,减低肉芽出现。如不幸受伤,也可尽早使用防疤膏,减低肉芽出现,之后再去谘询医生治疗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