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市面出现了麵粉荒,皆因大家反正留家抗疫,倒不如增值自己,做出各适其适美味的糕点。製成品面世后,除了满足感爆灯外,还可以饱腹,所以大家都纷纷加入大厨行列,一展身手,Ruby便是其中一人。久之,问题出现了,Ruby被确诊血糖高出正常水平,患了糖尿病。
Ruby扁着嘴道:「谭博,请问糖尿病若果没有好好处理,会有甚么后遗症呢?」
我答:「糖尿病可造成急性或慢性併发症。
急性併发症:较常见的有两种,严重的可导致昏迷,包括糖尿病昏睡—血糖过高所致和低血糖休克—血糖过低引起。
慢性併发症:若糖尿病控制不当,血糖长期过高,会严重损坏神经系统和血管,令体内组织、器官坏死,丧失功能,以致引发不同程度的併发症。
若影响了大血管:会引发冠状动脉、脑动脉、主动脉、肢体外周动脉等大中动脉粥样硬化,併发心脏病和中风。糖尿病患者患上心、脑血管疾病的机会比正常人高出二至三倍。心、脑血管疾病分别是香港死亡最高的第二和第三位。
除此之外,还会出现肢体外周动脉及神经病变,常波及足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神经,患者脚趾会突然变黑,就是因血管阻塞,甚至组织坏死,最坏的情况,需要截肢。
血糖过高影响了蛋白质和血液供应,令患者神经病变,感觉变差,常不察觉伤口,没有作出即时处理,导致伤口易受细菌感染,如有伤口也难以癒合。
若影响了小血管:肾脏病变可导致慢性肾衰竭,如果发展至末期(第五期—肾功能15%以下),患者便要洗肾或进行肾脏移植手术。每10个洗肾者,便有4个是糖尿病患者。亦有部分男性患者併发阳痿。
眼病变的有:白内障、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等,严重的可致失明。」
Ruby紧张地问:「中医角度如何看糖尿病?又有没有方法可以治疗?因为我知道现代医学暂时未有根治方法,只是透过药物及生活习惯去控制血糖值,使之维持正常水平,长远治疗目标只是减少因体内血糖过高而造成的严重併发症,彷彿就好似无药可救的长期病患者!」
我答:「糖尿病属中医『消渴』範畴,消渴病以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形体消瘦为特徵的病证,简单来说,就是「三多一少」。其病因多由先天稟赋不足,素体阴虚,复因饮食失节、情志失调或劳慾过度所致。
治病具两大特色,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。
糖尿病初以阴虚燥热伤津为主,渐致阴精不足,久病则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,脏腑虚损,变证百出。病变与五脏皆有关,但以肺、脾、肾为主,三者多相互影响,而主要责之于肾。临床辨证根据病理发展演变而分型论治,为病人贴身剪裁针对性治疗。」
Ruby大喜:「那么我可以怎样治疗?」
我答:「Ruby你的情况除了糖尿高出正常水平外,还见口乾、腰痠腿软,你的症型是肾阴亏虚型,建议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。
针刺:肾俞、命门和足三里等穴,平补平泻手法,留针20分钟,隔日一次,七次一疗程。
内服中药,多用:天花粉、葛根、玉竹、杞子、石斛、沙参、麦冬、天冬、玄参、生地和知母等。
除此之外,还要饮食控制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、避免烟酒、作息有序、精神调节、维持正面的生活态度。紧记听从指引,坚持治疗,不可疏忽放纵,以免引发严重併发症。」
Ruby 笑着说:「遵命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