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肆虐各地,人人希望有灵丹妙药预防或治疗。为治病,内地中医师们各出奇谋。有些方法令人意外又惊喜,更成为潮流—说的是「太极拳」!究竟甚么是太极拳?太极拳又何解和怎样变身成为灵丹呢?
新冠肺炎爆发,中国政府出尽人力物力奔赴武汉支援,除四万医护、中西药物之外,还有不少平日少见的法宝……
据知为应付排山倒海的患者,医生们各出奇谋,除常规的药物外,还採用了针灸、蜂针、艾疗等;当中方舱医院更有中医师带领病人练习太极拳;一时间,人人动起来,以拳术抗击杀人病毒。
读者可能会问:太极拳真有此神效吗?甚么叫太极拳?作为预防疾病又有没有用呢?
抗击肺炎在于呼吸
根据报道,新冠肺炎病人除肺系病外,大多更诱发出焦虑、失眠、腹胀等问题。而太极拳要求以静御动、虽动犹静、练时慢慢、呼吸深长,正正有放鬆精神的作用,故有助纾缓紧张情绪;其深长呼吸亦能改善肺功能,能作为呼吸功能受损的一种促进康复的措施。
早于年前,着名呼吸病学专家锺南山将太极拳推荐给慢阻性肺病病人,他指出:太极拳能改善因过度通气及肌力不足造成的气促、呼吸困难等问题。这情况同样出现于新冠肺炎病人身上,换言之,太极拳对肺炎病人的康复亦有帮助。
太极拳能增加人体肺活量、增强肌力及提升个人平衡力;外国更有调查发现,太极拳能改善血循环和血管毛病,媲美一般中强度的运动效果。在中医养生角度看,通过练习太极拳,能起发动人体真气、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的作用,而其鬆、柔、圆、缓、匀的特性,则更适合体弱和病人练习。
由太极张三丰说起
太极拳是中国传统内家拳术,主要模仿蛇与鹤的姿态,动作缓慢与舒展优雅,而且又是一种以柔制刚、后发先至的御敌拳法,相传由南宋时期的张三丰所创立,至今七百多年,发展下来,派别甚多。
太极拳运动量可大可小,可以很简单,也可以很高深。简单如「太极气功十八式」,只有十八个式子,犹如做体操,基本上一学就晓,很适合一窍不通的初哥学习。
太极拳亦可以很高深,因为它本身是一种拳术,可以用于技击;太极拳练意(调心)、练气(呼吸)、练身(姿势/五脏六腑筋骨皮),相当于是一种气功,若能练至意、气、力相合,有「益寿延年不老春」之效,所以亦是中医养生学上的推荐拳术之一。
初哥可选学十八式
太极拳有很多派别,例如有陈式、杨式、吴式、孙式……又有分老架太极、新架太极,或分老架、中架、小架;又有108式、88式、48式、24式⋯⋯如今病毒逼在眼前,急就章之下,不如学学最简单的「太极气功十八式」!
「太极气功十八式」
第一式:起势调息
第二式:开阔胸怀
第三式:挥舞彩虹
第四式:轮臂分云
第五式:定步倒卷肱
第六式:湖心划船
第七式:肩前托球
第八式:转体望月
第九式:转腰推掌
第十式:马步云手
第十一式:捞海观天
第十二式:推波助澜
第十三式:飞鸽展翅
第十四式:伸臂冲拳
第十五式:大雁飞翔
第十六式:环转飞轮
第十七式:踏步拍球
第十八式:按掌平气
这裏先介绍其中两式,余下十六式,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行上网学习。
推荐网上学习平台:
太极拳养气、养精、 养神,既能健体养生、治病防病,同时亦是一种养智慧、启迪悟性的功法。
(影片来源:茹奕紫YouTube:新编辑-(侧面)-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 )
第一式:起势调息
意念:排除其他杂念,开始练功;全身放鬆,人像喷水似的绵绵不断地上下升落。
动作:
1.预备:首先挺腰站直,双脚平衡分开与肩齐,双脚尖指向前方;双眼平望向前;两手在旁自然下垂;全身放鬆。
2.掌心转向下,双臂自然微曲缓缓上提至肩平,连随缓缓吸气。
3.双臂双掌徐徐下降,臀部连随下蹲,连随缓缓呼气。下蹲时膝不过脚尖为準。
4.连续做六次(一呼一吸共六次)。
呼吸:上升时吸气,下沉时呼气。
好处:有助改善失眠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肺系病、肝炎、关节炎等。
第二式:开阔胸怀
意念:胸怀开阔,像站在高山上,目光远视,高瞻远瞩。
动作:
1.承上式,掌心向下,双臂自然微曲缓缓上提至肩平,连随缓缓吸气。
2.当双臂上升至肩平,开始转掌,双掌心相对,然后双臂自左右展开尽量扩胸,连随双腿缓缓伸直。
3.开始转为缓缓呼气,连随双臂折回至胸前,掌心仍然相对;然后转掌,掌心向下,双臂徐徐放下,臀部亦连随下蹲。下蹲以前膝不过脚尖为準。
4.连续做六次(一呼一吸共六次)。
呼吸:上升扩胸时吸气,双臂回收并下蹲时呼气。
好处:能改善肺气肿、气急、胸闷、心脏病、神经衰弱等。
练习贴士:
1.全身必须放鬆,集中意念,排除杂想。
2.动作轻柔,用意不用力,以意念驱动四肢发力,力度似有若无,柔中有刚,不用拙劲。
3. 脊骨保持挺直,不要「虾腰」。
4.下蹲时膝不过脚尖为準,以稳固下盘,既练肌力亦防伤膝。
陈静茹中医师
香港注册中医师,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学士。惊异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,醉心于运用中医药治病救人,寄望于把岐黄之术发扬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