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市面上一些滤水器产品,声称可将饮用水调节成偏硷性,从而令饮用者变得更健康,亦有厂家推出樽装硷性水。有营养师指出,人体有自动平衡酸硷的机制,单凭饮食实难以影响身体内酸硷值,且身体各部位有不同的酸硷度,难一概而论。
营养师黄兆章
经净化的饮用水pH值一般介乎5至7,即带有弱酸性。澳洲注册营养师黄兆章指出,人在呼吸和排尿时,肺和肾会排走身体内偏酸的二氧化碳和相关矿物元素,而不同器官所需的酸硷度均有不同,例如唾液和胃酸均带酸性,血液却是弱硷性,因此无法统一调节。
难靠饮食调节
近年有人认为饮用硷性水有助身体健康,但黄直言难有成效,「水份、食物去到身体各部位,就会调节到相应的酸硷度,饮食根本不能影响。」
另有论者认为食用硷性食物会较健康,黄称,虽然食物本身不能调节身体酸硷,但硷性食物主要为蔬果和坚果等,它们本身属较健康的食物,而酸性食物则大多高脂、高糖、高钠,例如肉类和加工食物等,或许因此才予人错觉。
黄又指,消委会早年曾接投诉,有人称饮用硷性水后有肚泻和头痛,建议如非必要就不必饮用。他强调,若出现酸硷失衡,代表身体已有毛病,例如一型糖尿病人或会进行生酮饮食有机会出现的酮酸中毒,此时必须由医生处理,不能以饮食调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