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喝水有助身体健康,但不少曾到欧美留学或工作的人都听过,因当地水质多为「硬水」,故少饮用为佳,否则或导致脱髮甚至秃头。但有皮肤科医生、中医师及营养师均指,有关说法未有太多科研证实,并指每日脱髮不多于100条,仍属正常情况,吁市民不用过分忧虑。
营养师李玮珩
不少人曾到欧美居住都遇过脱髮问题,有人归咎于当地「硬水」水质导致,因此尽量减少饮用当地自来水或洗头,减少脱髮。澳洲注册营养师及香港衞生署认可营养师李玮珩表示,「硬水」其实是指含有高浓度矿物质的水,两种矿物质成分钙、镁愈高,则水质愈硬,饮起来亦会带金属味。
或令头髮脆弱 但未至于脱髮
不少人曾到欧美居住遇过脱髮问题,认为是当地「硬水」水质导致,但医生指未有足够科研证实有关。(iStock)
李玮珩称,饮用硬水或使用硬水洗头,虽然会令头髮变脆弱,但未至于会脱髮。不少长髮女性自觉掉髮量多,其实每日脱髮不多于100条,仍属正常。至于坊间有人比较应该喝矿泉水、蒸馏水还是自来水较佳,李玮珩认为分别不大,但提醒如有肾病问题,例如肾石,则不宜多喝硬水或含高浓度矿物质的水,以免令问题恶化。
中医陈俊杰
注册中医师陈俊杰则说,中医角度未有软、硬水之说,但表示不少人初到外国时会有脱髮情况,一般与压力、饮食、气温、湿度等有关。他续说,若不适应当地水质,有机会出现内服时感肠胃不适、外用如洗头时有脱髮情况,虽然人人适应时间不同,但多数人在适应后就没问题。
陈厚毅医生
皮肤科专科医生陈厚毅亦说,「硬水」中的矿物质确有机会令头髮脆弱,但现时未有足够科研证实饮用或使用「硬水」会直接导致脱髮。但他提醒,如发现头髮开始稀疏,或每日脱髮逾百条,宜及早求医,「只要脱髮位置并非完全无头髮,还可以治疗。如毛髮已死,头髮就不能再生」。
压力大 近年求诊者多5至6成
陈续说,观察到近年受脱髮问题困扰而求诊变得普遍,求诊者较以往多5至6成,并有年轻化趋势,「过往脱髮问题起码到30至40岁才出现,但现时不足30岁求诊也有。」他估计,或与家族遗传或压力大有关。
另外,对于坊间流传各种脱髮原因,包括用风筒吹头可致脱髮;长期同一边分界亦可致脱髮等,陈厚毅解释,前者须视乎使用风筒的温度,如过热会令头皮敏感,有机影响生髮;后者则未有足够科研根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