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立冬,天文台录得最高气温摄氏30.2度,是有纪录以来最暖的立冬。冬天不见了,还要讲究冬日养生吗?就由专家谈谈温暖冬日怎么养生。
关德祺博士
全球暖化所言非虚,这两年到圣诞大家仍衣衫单薄,天寒地冻的日子买少见少。气温上升,冬日养生还是饮姜茶、吃羊肉等温性食物吗?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健康及生命科学系高级讲师、注册中医关德祺博士指出︰「冬天确是比以前短,但仍然有。现在香港的冬天不一定十二月初开始。」
冬虽变短 但仍然有
如今寒意欠奉。如何界定冬天来了?关博士解释︰「虽然已过立冬,目前的天气仍算是秋天。如何界定冬天,地理位置比气温升跌更为关键。北方和南方的冬天便很不同。在香港这些南方地区,冬天11、12度已算很冷,而在极北地区的冬天,这个温度却算是很暖。以香港的地理位置而言,摄氏15度或以下,一定是冬天了。」
关博士续指,《黄帝内经》有说︰「五穀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、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。」无论秋天几时过、冬天几时来,都是上佳的养生之道。
五穀为养 按体质养生
所谓「五穀为养」,五穀泛指穀物类,包括米、麦、豆等,关博士说︰「五穀是种子,是大自然的养份。五穀为养这套理论,和西方营养学的食物金字塔概念很相似,食物金字塔以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等营养分类,中医则讲究食材性质,但两者有共通之处。」五穀为养,类近营养学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,五畜为益类似蛋白质供给人身所需。
他又叮嘱,无论冬天何时开始,大家都应按自身体质养生,所谓「气味合而服之」,「气和味,分别指食物的性质和功能。一般而言,到了冬天,体质偏热的人热气应该会减轻,口苦的情况也会减少。相反,体质偏寒的人,冬天可能觉得口淡,这时可多吃温性的食材,例如羊肉。而体质偏热的人,可服花旗参水,或用花旗参煲汤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