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肌肉营养不良」会带来严重后果。有专科医生指,该症患者因受不同因素影响致肌肉欠缺特定营养,诱发肌肉萎缩问题,出现走路摇晃、容易跌倒等情况,严重者可致关节变形、挛缩,需以轮椅代步;惟因症状与肌肉萎缩症状相似,易被误会而延误治疗,医生提醒如无法做仰卧起坐、难以快速蹲下再站起来等,便应及早求医。
朱炎培医生
港怡医院脑神经科顾问医生朱炎培表示,肌肉营养不良症的成因,主要与基因遗传有关,肌肉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丧失,根据其多变的临床症状,可细分成不同类别,其中儿童较常见的是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(DMD)、碧加氏肌肉营养不良症(BMD),成人较常见为肢带型肌肉营养不良症(LGMD)及面肩肱型肌肉营养不良症(FSHD)。
初期症状轻微 严重需以轮椅代步
以DMD为例,起因是人体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发生异常,约60%患者与遗传有关,但近三分一患者其基因缺损非来自遗传,而是自发或偶发突变,且多为男性,3至4岁开始发病,至5、6岁上落楼梯更见困难,一旦坐着便很难起身,至10至12岁便需以轮椅代步,患者会出现小腿假性肥大,部分会同时有脊柱侧弯。
他指,因起初症状轻微,或被误会是肌肉萎缩症状,曾有个案延误近10年始求诊。他续称,不同类别均有其共通点,例如肌肉无力、发育迟缓,随着病情恶化,患者身体各处肌肉萎缩会愈趋严重,包括心脏肌肉、呼吸肌肉,更会诱发其他併发症。目前虽无特别药物可治疗肌肉营养不良,但可通过检查,以不同组合减慢病情恶化,包括手术、药物、物理治疗、复康治疗、营养治疗等。